階級複製

階級複製

階級複製就是所謂的 富者恆富,貧者恆貧

它一開始被提出來是在研究資本主義的社會科學
當時是先提出"循環貧窮"的社會現象,之後才衍生出"階級複製"
最後就變成貧富差距的無限擴大

在東方國家(尤其是台、日、中、韓)則可以擴大到教育問題
我國第一次被提出這個問題的也是因為教改

事實上,早期台灣尚未經濟起飛時,就已經有所謂的階級複製的情況了
被當時社會視為精英份子的大學生,有極高的比率來自公務員家庭
很大的一個原因是因為,公務員家庭的小孩不必下田務農
農村家庭,或是藍領家庭的孩子們在放學後往往必須一起幫忙
公務員家庭雖然當時薪水普遍亦不高
但因為工作極為穩定,員工也多配有宿舍
在子女學習過程上當然是提供了較好的環境

再加上子女教育補助(甚至有超過學費的,也就是讀大學還能賺錢)
因此子女受教機會比其它社會藍領階級要大上許多
比起農家或藍領家庭的小孩考上大學還要煩惱學費,這個優勢不可謂不大

這一點當時的KMT就知道了
公務員是掌控社會運作很重要的中堅份子
所以當時的公務員是按省籍人口比例去分配的
當時能考上公務員的有絕大多數為外省籍子弟
如果你有幸祖籍為黑龍江省、綏遠、西藏的
幾乎是只要報考就上了

但當時因為經濟狀況普遍不佳的情況
其實公務員生活也沒有好上多少(註)
只是他們就是朝九晚五不必忍受風吹日曬罷了
許多農家子弟為了翻身,他們真的是極度用功在讀書
因為讀書是窮人翻身的最好機會

這個觀念的灌疏以客家人最重
客家人很多是寧可賣田賣屋賣祖產也要供子女上大學的
所以客家庄在當年戰後嬰兒潮世代有很高的比例都擁有極高學歷
但閩南人的觀念往往是守住祖產才是重要的
這個價值觀差異可以問問爺爺奶妹那一輩的,他們很清楚

但當時的社會資訊不發達,補習班不是沒有,只是幾乎是有錢人的專利
所以當時不少窮小孩可以憑著努力和天份擠進大學的窄門
阿扁就是這種情況下產生的

可是隨著資訊暴炸時代來臨,這種三級貧戶要翻身的機會是愈來愈小了
沒補習要能考上好的大學,好的研究所幾乎是不可能的
光補習班老師幫你整理資料就省下多少時間了,又不會遺漏
所以在受教機會上其實已經是不平等了

還有...子女的受教程度有很大的關係來自父母
一般而言,父母受教育愈高,子女也會受其影響重視自己的課業
大多數孩子都是貪玩的,沒有父母給一點點的壓力
說要自己從小就很用功,一路努力讀書,這種孩子不是沒有,但畢竟為數不多
你很少會看到有父母雙博士,兒子卻只有唸技職或者乾脆不唸書跑去當小混混的
如果有,這個叫特例,特例不能當常態

事實上,階級複製普遍存在於資本主義國家
各國的政府都在極力避免這個問題的擴大
所以美國的高等教育發展成相當有趣的情況
有些學校是大學部野雞,但碩士班以上的就暴強
最有名的就是南加大(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大學部是野雞中的野雞,但碩博士生卻是強者聚集地
這種例子還不少,包括top50名校裡也有,例如Purdue、Prinston...
都是碩博暴強,大學部很多都是渣的學校

為什麼說他是野雞?因為你只要是洲民,有申請有上...
就是教育一般普羅大眾的

這種社會現象是無可避免的,而且會愈來愈嚴重
最好翻身的世代其實是我們老爸那一代
有能力爬的都爬起來了,那一代即使教育不高也因為站在經濟起飛的有利點
他們有機會賺大錢供這一代的兒女們讀書
如果站在那麼有利的立足點還爬不起來的...只能自求多福了
(如果那種老爸怪兒子不用功,兒子只要回他,
你沒資格講我,因為你20年前也很廢就好...)

台灣有許多族群現在都進入這種低階層的了
包括一些原住民、外籍配偶子女...etc

如果你對現在的階層不滿意,現在是進入階級複製的第三代
機會比老爸他們的第二代要少,但不是沒有
隨著社會變遷愈來愈快,愈後面要翻身就愈困難了
也就是說...如果不滿意現在,快點努力吧(還搞什麼學運啊,時間太多嘛)
不然到了他兒子...一樣還是貧窮的那一級


註:當時的公務員其實只是穩,但生活也沒有好上多少
是後來KMT為了綁樁,一次又一次提高福利
而DPP又廢,怕既有票源會流失遲遲不趕廢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