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人與恩人

仇人與恩人

「雖只轉念之間,但並不容易,非人人都能做到。」

給辛苦的上班族分享!!很有意思的管理故事:仇人與恩人

大學剛畢業的時候,某電視公司請我去主持個特別節目,那節目的導播看我文章不錯,又要我兼編劇。
可是當節目做完,領酬勞的時候,導播不但不給我編劇費,還扣我一半的主持費。

他把收據交給我說:『你簽收一千六,但我只能給你八百,因為節目透支了。』

我當時沒吭聲,照簽了,心想【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後來那導播又找我,我還【照樣】幫他做了幾次。

最後一次,他沒扣我錢,變得對我很客氣,因為那時我被電視公司的新聞部看上,一下子成為了電視記者兼新聞主播。

我們後來常在公司遇到,他每次笑得都有點尷尬。
我曾經想去告他一狀,可是正如高中那位同學所說,沒有他我能有今天嗎?
如果我當初不忍下一口氣,又能繼續獲得主持的機會嗎?
機會是他給的,他是我的貴人,他已經知錯,我何必去報復呢?

後來我到了美國留學。

有一天,一位已經就業的同學對我抱怨他的美國老闆【吃】他,不但給他很少的薪水,而且故意拖延他的綠卡(美國居留權)申請。

我當時對他說:『這麼壞的老闆,不做也罷。但你豈能白幹了這麼久,總要多學一點,再跳槽,所以你要偷偷學。』

他聽了我的話,不但每天加班,留下來背那些商業文書的寫法。
甚至連怎麼修理影印機,都跟在工人旁邊記筆記,以便有一天自己出去創業,能夠省點修理費。

隔了半年,我問他是不是打算跳槽了?
他居然一笑:『不用!我的老闆現在對我刮目相看,又升官,又加薪,而且綠卡也馬上下來了,老闆還問我為什麼態度一百八十度轉變,變得那麼積極呢?』

他心裡不禁慚愧,他作了『報復』,只是換了一種方法,而且他自我檢討,當年其實是他自己不努力。

大概前五年吧!我遇到個有意思的事。

一位老友突然猛學算命,由生辰八字、紫薇斗數、姓名學到占星術,沒一樣不研究。
他學算命,當然不是覺得算命靈驗,而是想證明算命是騙人的東西。

原因是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大師為他算命,算他活不到四十七,他發誓,非打爛那大師的招牌不可。
你猜怎樣?
他愈學愈怕,因為他發現自己算自己,也確實活不長。
這時候,他改了,他跑去做慈善,說:『反正活不久了,好好運用剩下的歲月,做點有意義的事。』
他很積極地投入,人人都說他變了,由一個焦躁勢利的小人,變成敦厚慈愛的君子。

不知不覺,他過了四十七、過了四十八,而今已經五十三,紅光滿面、生氣勃勃,比誰都活利健康。

「你可以去砸那大師的招牌了!」我有一天開他玩笑。
他眼一亮,回問我:『為什麼?』
又笑笑:『要不是那人警告我,照我以前的個性,確實四十七歲非犯心臟病不可,他沒有不準啊!』

各位年輕朋友!你喜歡逞強鬥狠嗎?你總是心有不平嗎?
你有【此仇不報非君子】的憤恨嗎?


一點心得
你要知道,【敵人、仇人】…都可以【激發】你的【潛能】,成為你的【貴人】。

你也要知道,許多怨仇、不平,其實問題都出在你自己。
你更要知道,這世間最好的『報復』,就是運用那股不平之氣,使自己邁向成功,以那成功和【成功之後的胸懷】,對待你當年的敵人,且把敵人變成朋友。

當『冤冤相報何時了』的【雙贏】,能成為【相逢一笑泯恩仇】的【雙贏】。

不是人生最大的成功嗎?
是不是:如果你是正確的,你的世界就是正確的?

所有員工在職時都很重要,離職後都不重要

所有員工在職時都很重要,離職後都不重要

作家苦苓曾說過一句話~~~"你很重要,但是沒那麼重要" 和這篇文章真是非常ㄉ貼切! 下次如果有人拿喬鬧離職ㄉ時候,請告訴他~~~"你很重要,但是沒那麼重要"
所有員工在職時都很重要,離職後都不重要。

在職場不做徒勞無功的事 記得以前有位同事離職前多拉了幾個人走, 以為會對公司的業務造成影響,經我觀察的結果做了結論:完全沒有影響,缺人找人,頂多資深員工辛苦點, 對公司來說,「所有員工在職時都很重要,離職後都不重要」,沒有一個員工是非留不可的,這似乎就是職場常態。

近20年以來, 我長時間在美台兩地以理財專家的立埸談理財, 幫助客戶及社會大眾做好理財。

我常強調做好理財的目的是錢盡其用, 讓錢發揮最大的效用, 一個相關的重要原則就是凡事講究划算。

我覺得以這樣的現實觀點來看工作, 和我倡議的『回到蠻荒』觀點倒是有相通的地方, 那就是不做徒勞無功的事, 或沒有成果的事。

蠻荒的動物都能秉持這樣的原則工作。

所以依現實的原則看工作, 現代人工作的目的應該只是為了能賺錢,除此以外無他。

以下是探討這類觀點的專家所提供的一些工作原則,不妨做為參考:

原則 1:工作真的只是一份工作

不要期待工作與生活能兼顧, 事實上也沒幾個人能將工作與生活成功的整合起來, 工作並不是生活, 我們工作是為了要過生活, 或保有自己所喜歡的生活。
想想看,你一天或一個禮拜能有多少時間和家人相處, 或和親朋好友去做一些你喜歡做的事, 就可以知道要兼顧工作與生活是不可能的。
工作只是工作,目的是為了賺錢。

原則2 :不要害怕換工作

工作既是為了賺錢, 只要可能賺更多錢, 或做起來更愉快、更有滿足慼,何妨就換工作?
而且,以這樣的原則換工作,收入當然會越換越多, 跳槽可能也會變得稀鬆平常。
只要每次工作時都全力以赴,有稱職的表現, 對雇主和業界都能交代,應該隨時可以找到下一個工作的機會。

原則 3:一鳥在手勝過十鳥在林

很多公司都聲稱他們有優渥的福利制度,包括退休金計劃。可是不斷有事實告訴我們, 越來越多的人在屆滿退休之前就失去工作了。
所以爭取眼前的福利可能更實際,比較值得期待,例如包括健康醫療保障在內的團體保險、托嬰照顧、親職休假、 績效獎金的分發,增加加班費或年終獎金等等。

原則4:謀生本事不厭其多

新世紀的工作與收入可能會變得不穩定, 產業的興衰或輪替也會變得快速無比, 在同一家企業內辛苦一輩子可能會以失業收場。
所以橫向拓展各方面的技能,包括汲取新知,攻讀學位,考取證照, 取得被認可的專長,會比縱向的在企業的組織內向上攀爬追求位高權重還要實際。
其實現在已有不少企業也『學會』了一些聰明的技巧, 對授予好聽的高階職位並不吝惜,可以讓你擁有耀眼的頭銜, 但對薪資增加並沒有多大幫助。
與其追求這種虛名,不如讓自己能具備十八般武藝可以多方面賺錢, 隨時跳槽。

原則5 :做好份內工作就回家去

再提醒你,工作只是工作,公司少了你一個人的工作,照樣可以運轉下去。
踏實的學習你的工作所該具備的技能,努力做好你的工作, 但不要奢望你可踏實的學習你的工作所該具備的技能,努力做好你的工作, 但不要奢望你可以憑一己之力多為公司創造多少業績或產能。
不要因此耗掉你大量的私人時間,讓自己從生活中抽離出來。 記住,做好自己份內的工作,然後回家去。

原則 6:遠離辦公室政治

你工作的目的是為賺取合理的收入,而不是追求虛名與權位, 所以不用在心思在辦公室政治上。
當紅炸子雞可能因改朝換代而去職走路,被冰凍的失志衰老也可能鹹魚翻身。
與其耗費時間介入這些無實際意義的辦公室鬥爭,不如多花時間在自己的家庭。

五種不會賺錢的性格寫的蠻實在的

五種不會賺錢的性格寫的蠻實在的

有人經過約一年的觀察及回溯過去八年的客戶績效,筆記整理出了幾種失敗者的特質。這些客戶可能會賺錢,但絕對會賠錢。

希望藉由他人失敗的經驗,作為你我處事修身之參考:

第一種失敗人格:經常抱怨者
這類客戶不會看見事情的一體兩面,也不會衡量好處與壞處,而都是注意壞的一面。例如抱怨台灣沒有投資環境,抱怨就業市場不公平,抱怨

定存利率太低,連動債時間太長,投資有風險….等。這種人沒有能力掌握全局,而試圖藉著否定一件事來告訴自己這件事情已經被掌握。

例如:不懂投資股市,則抱怨台股都被不法人士操作,藉著否定台股來催眠自己可以掌握這件事。

(不是我不會,而是環境不好)。
因此,遇到陌生的新事物,則是什麼都不好,什麼都不用瞭解。最後,這種人也沒有什麼機會。

第二種失敗人格:猶豫不決者
猶豫不決的原因很多,部分是因為知識不足,大部分則是因為心理面因素。

股票市場常有人為了買到較優一檔的價格,而錯失了整個波段。

基金市場也有人為了等待匯率差個兩、三分,而只能用眼睛目送市場大漲。

市場上漲不敢買,市場下跌不敢賣。

行情如風,漲勢如火,而不動如山。這種人一動的時候,通常就是準備要開始賠錢了。

正所謂:牛賺,熊賺,豬被砍。

第三種失敗人格:神仙轉世者
這些人經常幻想自己是巴菲特、索羅斯、或新興市場教父。

任何投資商品在其眼中都是「報酬太低」。

這種人懂得很多市場和專業術語,股匯期貨黃金房地產、財經時事均可琅琅上口。

可謂復詢歷代史,上下三千年,纚纚如貫珠。

不過,正如柯斯托蘭尼所言:「一個懂得很多的笨蛋,比無知者加倍愚蠢」,缺乏最基本的風險─報酬架構及資產配置的觀念下,不是聽消息

追高殺低,就是把所有資金都放在利率只有0.4%的活儲存款或0.1%的證券帳戶等待,等著一次出手賺大錢。

經過一段時間觀察,這筆錢往往只有減少,從來沒有增加過。

第四種失敗人格:被害妄想症
和「經常抱怨者」不同,被害妄想症總是真的以為大小災難即將發生。
聽說美金即將大貶、聽說股市即將大跌。
聽說油價還會大漲一波,聽說蓋達組織正在策劃一波更驚人的恐怖攻擊。
我不敢投資,萬一我急需用錢怎麼辦?
急需用錢的原因為何?
不知道。
我不敢投資,聽說很多人投資都賠錢。
那麼他們是什麼時候投資什麼而賠錢呢?
不知道。
通常,這種人沒有機率的觀念,最適合買樂透,因為…真的說不定「奇蹟」會發生,頭獎就是你。

第五種失敗人格:貪小便宜者
貪小便宜的人通常格局不大,這是失敗的主因。
簡單舉例,例如市場上有兩支類似的基金,A基金績效好,操盤技術高明,但費用高。
B基金績效較差,但什麼費用都便宜。
通常貪小便宜者絕對會覺得「兩支基金反正差不多,買便宜的比較划算」。
這些人平常購物也是如此,常會為了便宜而花很多時間尋找,或轉而購買品質較差的次貨。
擁有這種性格者,通常也無法致富,注定了未來要在菜市場和攤販為了幾十塊而大聲殺價的命運。

血型小品10篇

[漫]血型小品10篇








標準答案、死得最快

標準答案、死得最快

二次大戰時,美國軍方委託著名的心理學家桂爾福(J. P. Guilford)

研發一套心理測驗,希望能用這套東西挑選出最優秀的人,來擔任飛行員。

結果很慘,通過這套測試的飛行員,訓練時成績表現也很亮眼,可是一上戰場, 三兩 下就被擊落,死亡率非常高。

桂爾福在檢討問題時,發現那些戰績輝煌,身經百戰打不死的飛行員,多半是由退役的『老鳥』挑選出來的。


他非常納悶,為什麼專業精密的心理測量,卻比不上『老鳥』的直覺呢?其中的問題在哪兒呢?

桂爾福向一個老鳥請教,老鳥說:『是什麼道理,我也說不清。不如你和我一起挑幾個小子看看,如何?』

『能夠這樣是最好不過了。』
第一個年輕人推門進來,老鳥請他坐下,桂爾福在旁觀察、紀錄。
『小伙子,如果德國人發現你的飛機,高射砲打上來,你怎麼辦?』老鳥發出第一個問題。

『把飛機飛到更高的高度。』
『你怎麼知道的?』
『作戰手冊上寫的,這是標準答案啊,對不?』
『正確,是標準答案。恭喜你,你可以走了。』
『長官,只有一個問題嗎?沒有其他要問的嗎?』
『你沒有問題,接下來的問題是我們的。』
『是的,長官!』

第一個菜鳥走出去後,進來第二個菜鳥。他剛一坐下,老鳥問了同樣的問題:『小子,如果該死的德國佬發現你的飛機,高射炮打上來,怎麼辦?』
『呃,找片雲堆,躲進去。』
『是嗎?如果沒有雲呢?』
? y 向下俯衝,跟他們拼了!』
『你找死啊?』
『那搖擺機身呢?』
『是你開飛機還是我開?書,你都沒看?』
『長官,你說的是作戰手冊嗎?』
『對,難道叫你看《靈犬萊西》?』
『作戰手冊我有看,但太厚,有些記不清。長官,我愛開飛機,我要替美國開飛機。但讀書對我像讀食譜。』

『什麼意思?』
『我煎蛋、煎牛排都行,我還會幫我老媽烤蘋果派。

但要我像食譜那樣講出
1、 2、3 ,我就搞不懂了。』
『好,你可以下去了。』
『長官,我是不是說錯什麼?』
『菜鳥,現在不要問問題。』
等菜鳥走出門,老鳥轉過身來問桂爾福:

『教授,如果是你決定,你要挑哪一個?』 『嗯,我想聽聽你的意見。』
『我會把第一個刷掉,挑第二個。』老鳥說。
『為什麼?』
『沒錯,第一個答的是標準答案,把飛機的高度拉高,讓敵人的高射炮打不到你。但是,德國人是笨蛋嗎?我們知道標準答案,他們不知道嗎?

所以德軍一定故意在低的地方打一波,引誘你把飛機拉高,然後他真正的火網就在高處等著你。這樣你不死,誰死?』
『噢,原來如此。』
『第二個傢伙,雖然有點搞笑。但是,越是不按牌理出牌的小子,他的隨機應變能力反而越好。


碰到麻煩,他可以想出不同的方法來解決,方法越多,活命的機會就越大,像我這種真的打過很多仗沒死的,心裡最清楚,戰場上發生的事,作戰手冊都沒有。只有一樣跟書上寫的一樣。』

『哪一樣?』
『葬禮。只有這樣兒跟書寫的一字不差。作戰都靠背書,那你只能戰死,找不到答案!』

桂爾福經此教訓,重新改造他的測試。新的測試就會問:『如果你有一塊磚頭,請說出50種不同的用途?』


這類激發創意的問題。不但為美國選出真正優秀的飛行員,也因此創造了『創意測試』,成為現代創意活動之父。

人都有惰性,碰到問題,會用最快、最簡單的方法來解決。最好有個標準答案,是以前人用過就有效的,這樣就不用花腦筋去想。久了成為習慣,就不會去思考新的可能。


現代教育最大的問題,就在『標準答案』。為了做評量的方便,為了表面的公平,標準答案就是最好的尺,最準的秤。快又簡單,沒什麼討論空間,只有對與錯,一翻兩瞪眼。


當孩子習慣了一個問題,一個標準答案,他就會停止尋找。

這就會發生如我最崇拜的 洪蘭 教授說的,當她先告訴學生舊的理論,然後再說舊的已經被新的理論修正或推翻,這時學生會憤憤不平的塗掉剛剛抄的筆記,好像在對她抗議:『為什麼不直接講正確的答案?幹嘛找麻煩?』

如果你相信只有一個標準答案,你不只會停止尋找,在你有了一個標準答案,你就會停止思考。
就像兔子睡著了,只要牠不醒來,距離再短,永遠也到不了點。

張不三搭火車,到站後步下火車,張不三臉色發白。

朋友李不四來接他便問:
『你怎麼啦?不舒服嗎?』
『暈車,我每次搭火車,只要反方向靠背坐車,就暈的厲害!』
『那你為什麼不跟對面的人換座位呢?』李不四說。
『我也想換啊,不過,我對面並沒有坐人啊!』
這是笑話嗎?不,它真實的發生在這個世界上,時時上演。
你知道日本東芝早年起家時,差點經營不善而關門,是什麼救了東芝?是『彩色電風扇』 。

當年第一台電風扇,是黑色的。從此,每個公司生產的電風扇也是黑色的。 1952年東芝也不例外,照樣生產了一堆黑色的電扇。但銷售很差,競爭不過別家,公司有 7萬名員工,想不出一個辦法,眼看公司陷入危機。

董事長石阪宣佈:『誰能讓電扇打開銷路,就把公司10% 的股份給他。』


這時候,一個小職員向石阪建議,何不把電扇的外殼改成彩色的呢?石阪因此開了董事會,大家都說這個建議很荒謬,後來石阪想說死馬當活馬醫,姑且一試。結果,彩色電扇銷售奇佳,扭轉東芝的命運,東芝從此黑色人生變彩色。電扇改彩色有什麼了不起?對,因為標準是黑色的,大家就不問青紅皂白,給他黑到底。

洪蘭教授說過一個她親身的經歷,她有一回坐火車,在月台剪票口,一個手撐拐杖的小兒麻痺症女孩,因為沒帶證件而不准用殘障票,和收票員爭論起來。最後,火車來了,女孩只好悻悻然補票。


洪蘭對收票員說:『你難道看不出她是個殘障者嗎?』
收票員很無奈的說:『規定就是規定,沒有證件就不能打折,不然萬一被抓到我要自己賠。』
碰上又笨又勤快,真不知道誰無奈?

停止思考,就會腦筋死。問題他不會光自己死,還會把別人都弄死。我們常說人食古不化,其實古代就有好故事。

三國時,劉備統治蜀漢,酒要專賣,不准民間私釀。

有一天,他出來巡視,發現有個人家有釀酒的器具,便下令把那家人抓來。在旁跟隨的簡雍便問劉備為何抓人?劉備說:『他們有酒具,必有私釀,自然該抓。』簡雍這時突然叫士兵把路邊一個人抓過來,說這人有罪。

劉備問:『他有何罪?』
簡雍答:『他犯淫罪。』
『怎麼說他犯淫罪,可有證據?』『有,他有淫具。』
劉備聽了,哈哈一笑,把人全放了。

論語先進篇,子路問:『聽到事理,可以立刻去做嗎?』(聞斯行諸?)
子曰:『尚有父兄在,怎麼可以呢?』(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
冉有也問:『聽到事理,可以立刻去做嗎?』(聞斯行諸?)
子曰:『立刻去做。』(聞斯行之。)
公西華在旁邊聽糊塗了,問孔子為什麼沒有標準答案?
子曰:『冉有做事慢,所以催促;子路太性急,所以讓他緩一緩。』(求也退,故
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釋迦牟尼佛也碰過同樣的事。


有一次,佛陀的弟子問他,為什麼同一個問題,早上來問的人,跟傍晚來問的人,得到的卻是不同的答案呢?
聽說,佛陀指著太陽說:『早上的太陽和下午的太陽,位置也不一樣啊!』
所以,食古未必不化,不化的吃什麼都不化。食今也不化。



一個失意人能在能在一群得意人間談笑風生,才是有骨氣

一個得意人能在一群失意朋友間,讓人想不到他的的得意,才是會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