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陰影在台灣

希特勒陰影在台灣 ◎ 賴怡忠
一九三八年希特勒「和平統一」奧地利,這個Anschluss(合併)過程是否正在台灣上演?
回 顧一九三八年奧地利「公投同意」被納粹德國兼併過程。奧德不僅同文同種,更如同今天「求統」的中華民國憲法,與德統一也是當時奧國憲法的政治目標。希特勒 併奧意圖更是昭然若揭,一九三八年與奧國總理碰面時,即施壓要求合法化奧地利納粹黨,並迫使其任命兩位奧國納粹黨員入閣,之後再要求將奧國積極防禦德國入 侵的參謀總長解職,導致奧地利對德邊防洞開。當希特勒再次施壓,奧國總理在退無可退下,意圖發動(防衛性)公投以確保奧國獨立。但希特勒在公投的前夕舉兵 入侵,因奧國邊防洞開,納粹軍隊沒有遇到抵抗長驅直入,甚至奧國軍官展雙臂歡迎。入侵後納粹即將原先的獨立公投改為統一公投,在槍口監督下,得到九成九支 持統一的結果。速度之快連當時的世界首強英國都無計可施,甚至迫使張伯倫採姑息政策。奧國失去了獨立,其後更因納粹的侵略而背負同謀罪名,直到二戰結束後 十年才重新站起。
實際上在入侵奧國前,納粹頭子希姆萊及其黨羽就已經在維也納指使奧國逮捕反納粹公眾人物。更在入侵後幾天內,搜捕七萬多包括社會黨、共產黨、反統一奧國貴族等反對派人士。沒有奧國納粹黨協助名單建檔,大規模搜捕是不可能的。
比較今天國共合作的議程,包括「兩岸共同市場」、「中國不是敵人」、「外交休兵」「APEC連戰任命」「司法整肅綠營」等,與希特勒「和平統一」德奧過程:先建立經濟同盟、解除奧國武裝、迫使奧國任命指定人物居要職,並遙控逮捕反納粹人士,最後在奧地利發動公投前,與奧國納粹「反獨促統」裡應外合等,其相似性令人怵目驚心。
七十年前奧國被希特勒「和平統一」顯示民主崩潰導致主權瓦解的血淚教訓。四百年六易其主的殖民悲劇,會不會在四年後台灣重演,歷史正向我們發問!
(作者為台灣智庫執行委員)

原文出處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nov/25/today-o1.htm

Full HD 1080p 播放: Tom's Hardware 的2007 CPU 比較表

Full HD 1080p 播放: Tom's Hardware 的2007 CPU 比較表


這個簡單卻有效的效能測試可以判斷處理器是否可處理高解析度內容。我們播放了《007:皇家夜總會》的Blu-ray HD 版,並以 60 秒的期間追蹤處理器負載。大多數單核心處理器-甚至是第一批 Pentium D 等某些雙核處理器-無法平順播放 1080p 影片。

原文出處
http://www.tomshardware.tw/1302,review-1302-21.html

免費的遠端操控軟體--UltraVNC 1.0.18 繁體中文版

免費的遠端操控軟體
UltraVNC 1.0.18 繁體中文版

軟體大小︰1280KB
軟體性質︰免費軟體 
適用平台︰Windows XP/2000/9x/NT

身為一個電腦人,不知道你有沒有同樣的困擾,只要你電腦的功力稍強,立刻會變成身邊親戚朋的電腦專業顧問,不管電腦出了什麼大小問題,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你。

如果能在電話裡面解決也就算了,可是偏偏問問題的人自己也搞不清楚怎麼回事,說也說不明白,讓你東猜猜西猜猜,幾百個方法都試過了,最後電話費花的不少,雖然千百個不願意,結果你還是得自己跑一趟 。

身為電腦新手的你,不知道是不是也是有這樣的困擾,家裡面的電腦老是出問題,東搞搞西搞搞怎麼弄都是不行,這時候身邊又沒有可以問的人,最後只好拿到電腦公司修理。
最氣人的是,剛剛在你家裡的神秘大怪獸,到了工程師手裡卻是溫馴小綿羊,兩三下搞定,然後收你數百元,不僅浪費了時間,還浪費金錢。


如果你是以上的任何一種人,那恭喜,這個軟體會幫您省下寶貴的時間和金錢。
小小的容量只有1.4M,你可以要求對方直接從網路上下載,立刻安裝。幾乎不用什麼設定,只要在伺服端設定連入密碼,並知道對方的IP位址就立刻可以連線,遙控對方電腦,解決問題。

不要看這個軟體檔案小,比起動輒將近100M的PCAnywhere,功能該有的都有。
遠端遙控就不用說了,對話、加密、傳檔,可是一個不少,還可以依照網路傳輸速度選擇畫面的傳送品質。

如果你有一個住的遠,又是電腦白癡朋友,相信你會深深的感到這個軟體的好處。

另外這個軟體預設在開機的時候會自動執行伺服端,如果你不想對方隨便可以連你電腦的話,記得到啟動裡面把捷徑拿掉喔。

下載 :義守大學FTP
http://ftp.isu.edu.tw/pub/CPatch/server/vnc/cultravnc1018.exe

線上使用教學 :
http://203.68.253.130/~huang/video/UltraVNC/VltraVNC.html

閱讀外文的好幫手"翻譯筆記"

http://www.transnote.org/

對外語愈看對吃力嗎?
可上這個網站翻譯看看

可以多語互翻

不過
必盡是機翻的
多少會有語意不順處

小薑雜談:百萬畫素的迷思

小薑雜談:百萬畫素的迷思

Andy Yang 發表


數位相機的畫素數,在科技界是個很有趣的東西 -- 大家都知道畫素高的比較好,但很少有人知道好是好在哪裡,好多少,或甚至自已用不用得到。反正一台寫著 8mp,一台寫著 10mp,那就拿 10mp 的那台就對了。小薑在這裡做了兩張圖,協助大家將 mp 數換算成真實世界的大小比較。上面藍線的部份代表了一般消費型數位相機(長寬比 4:3),下面紅色的是數位單眼相機(長寬比 3:2)。圖上的框框大小是真實大小的 1/10。

畫 素數代表什麼意義?最簡單的解釋方式,就是將長和寬兩個數字乘在一起,就是這塊感光器有多少畫素了。舉例來說,1280x960 是 1228800,那我們就簡稱它為 130 萬畫素,或 1.3 百萬畫素。在「理論上」,用愈多畫素來表示一張圖,那自然就可以表現出愈多的細節,或是印出愈大張的照片,而不會看到顆粒或鋸齒。這也是一般人認定為什麼 畫素數愈高愈好的主要原因。

但是...
這種說法,只適用於一兩百畫素的那個年代。在圖中小薑放入了 6"x4" 照片以 300PPI 列印時的大小參考,300PPI 大約是一般人用正常的距離看照片時,不會覺得有顆粒的相片列印解析度。在這種解析度下,其實 3mp 的相機就綽綽有餘了。就算是再高一倍的解析度 -- 600PPI 好了,那也是8mp 左右就能搞定了,根本沒有用到更高解析度的理由。在電腦上看呢?Full HD(1920x1080)的螢幕,要拿來看 3mp 的照片(2048x1536)還要縮呢!

高畫素還有另外兩個衍生性的問題。第一個 是雜訊:為了維持相機體型的嬌小,在畫素增加的同時,是很難同時將感光器放大的,因此唯一的解決方式就是將感光器上的每個畫素做得更小,讓同樣大小的感光 器上可以塞更多的畫素進去。每個畫素都變小了,但整體接收到的光量卻沒什麼改變,直接的結果就是每個畫素分到的光量也跟著變少。為了維持和原來一樣的亮 度,工程師只能加強訊號,但訊號加強的同時,雜訊卻也被加強了。為了再把雜訊壓制下去,影像處理晶片必須將照片做一些模糊處理,而模糊處理的結果 -- 很諷刺的 -- 就是解析度下降。所以繞到最後,我們經常會發現 10mp 的相機和 12mp 的相機實際解析度相差不遠的情況,也就是說,你直接把 10mp 的相機用 Photoshop 放大到 12mp 大小,就是 12mp 相機拍出來的照片了 orz。

第二個衍生性的問題是 鏡頭。鏡頭的設計和製作是一門很高難度的學問,特別是現代數位照相機的鏡頭都小小的一點點,可是動不動就五倍十倍變焦、28mm 起跳的,其實已經將鏡頭差不多推到極限了。在這種情況下,鏡頭難免會有些光學上的失誤,像是紫邊、邊角模糊之類的,而高畫素只表示這些小問題會被看得一清 二楚而已。更有甚者,最近已經有一些案例,似乎感光器的解析度已經超過鏡頭的解像力了。這種情況發生的話,畫素數再高也沒有用,因為只看得見鏡頭的爛啊!

數 位單眼相機之所以在畫質表現上高出消費型相機甚多,主要原因也就在感光器的大小上。以現代消費機而言,感光器對角線長 1/2.3" (8mm)都算是大的了,但全幅的數位單眼相機感光器對角線長達 35mm,自然就可以避開許多雜訊的問題,讓相同畫素數的數位單眼相機實際解析度常常高於消費型相機。同時單眼相機在鏡頭上多少比較有選擇,即使感光器解 像力高於鏡頭(Canon 450D 的解像力就高於 Kit 鏡),但至少不管怎樣都還有買更好的鏡頭來換的可能。

最後,抱怨是這樣抱 怨,但要改變是不太可能的。即使我們都希望消費機中能出現大約 1/1.7"、6mp 左右的感光器,但依目前的態勢,在可預見的未來畫素大戰繼續持續下去了。只是希望大家以後在選購消費型數位相機時,直接跳過畫素這一項,看其他的規格符不 符合自已的需求吧!

p.s. 慶祝小薑在癮科技的第 2000 篇文章!


原文出[處
http://chinese.engadget.com/2008/09/29/the-megapixel-myth/